DeepSeek最终会凉,但真正可怕的事正在发生

项不二2025-03-011506

如今,DeepSeek已成为又一个由资本、推荐算法、流量网红三方联手炮制的幻象。

我相信它确实找到了低成本的训练方法(显卡老黄股价砸出巨坑大快人心,正是流量暴涨的导火线),也相信它的开源属性能让OpenAI出一身冷汗。另外,它已经令民粹们嗨翻了。

只是,这样的AI幻象,从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,层出不穷。我实在是看得太多,再加上本就极其厌恶幻象,如今看到SOTA这几个字母甚至会生理恶心。

如布尔斯廷的《幻象》所言,热搜不是新闻,名人不是牛人,明星不是演员,拍照不是旅行,改编不是原著,而DeepSeek也不是什么划时代的AI。

它之所以火了,归根到底,就是因为它火了。

在你义愤填膺之前,试着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再喷:

1,你用上DeepSeek了吗?

2,你之前用过别的AI吗,DeepSeek真的更好吗?

3,所有这些AI,你真觉得有用吗?

“有用”,不是说跟它胡诌、截张图去朋友圈装B或是卖课捞钱。“有用”,指的是提高你本人的生产力。

比如,有没有想过,网红们吹的什么“1秒钟总结整本《红楼梦》”,到底有个什么P用?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可能与你喷的恰恰相反,我是真觉得AI有用。

我算是个文字工作者,或者说,语言工作者。我的工作是将大量的晦涩文字进行梳理、分析、整合,形成简明易懂的语言,再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表述出来,帮助另一群人更加高效地理解和运用。

我在2022年11月就用上了ChatGPT,我的公司早已推出AI产品,而我近一年已经在工作中天天使用AI。我的1/3时间用于阅读理解,1/3用于思考布局,AI大概能省去大部分码字的时间,我还得花时间审核和修订,总之节省不到1/3,但已算相当有用。

其实,有许许多多人,都是语言工作者。

你大概能想到作家、老师、律师、翻译、文案和客服,但你也许没想到码农、画家、设计师、音乐家也是“语言工作者”?

如果把“语言”定义为“由单个要素通过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,从而表达出特定含义的沟通工具”,那么,代码、色彩、形状和音符都是“单词”,排列组合是“语法”,而程序、绘画、设计图和乐曲就是“文章”。



这也就是为什么,ChatGPT之后,AI写作、AI生图、AI作曲、AI生成视频,令人目不暇接,而许多人——包括科幻作家——都万万没想到,AI最先“入侵”的领域,居然是人类最引以为傲的创意艺术,而不是许多人瞧不上的拧螺丝搬砖。顺带一提,拧螺丝搬砖对AI来说可太难了。那些由人遥控的颤颤巍巍的所谓“机器人”玩具是资本吹出来的另一个幻象。

如果你是这么一个“语言工作者”,那么我猜AI也能节省你大约1/3的时间,或多或少。

除非,你不在意自己生产垃圾,那么这个比例可以更高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但AI绝对没有资本和网红吹的那么有用。

下面是我基于个人AI经验得到的几条认知,立此存照,希望被未来的AI打脸:

AI要靠谱,首先人得靠谱。

从网红们分享的许多“震撼”例子来看,大多数只是拿AI当玩具。在专业领域,AI至今仍然不靠谱。所谓垃圾进垃圾出,要想它靠谱,首先你得喂给它靠谱的东西。你得有一个好问题,还需要一堆优质的知识,最后还有认真的审核和验证。在现实中,很少有人能提出一个好问题,也很少有人能找到优质的知识,能做到的人原本就是牛人。令人无奈的是,当AI想要革了Google的命时,却发现,如果想要得到足够靠谱的知识,它还需要Google搜给它。另一个无奈在于,当你能够审核验证时,你事实上不怎么需要它。

AI只是“归纳已知”,而不是“推理未知”。

有人把数学类比为自然科学的语言,但这只是个美丽的修辞。事实上,没有任何“语言”的“语法”能比科学的“语法”复杂。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要素,任何数学公式,哪怕是1+1=2,都不能说是简简单单的“排列组合”关系。AI连9.9和9.11哪个更大都搞不明白,如今即使能答对,也是因为人类给了它大量的案例文本。AI所谓的推理,在我看来,无非是在做文字的排列组合,是伪装成推理的归纳罢了。我总能想到刘慈欣在《诗云》里的天才设定,李白的一位外星神族脑残粉,穷尽了汉字的排列组合,写出了整个太阳系都装不下10的n次方首诗歌,里面一定有一首比李白写得好。可是,哪一首呢?

AI只会让强者更强。

综上,因为牛人才能用好AI,所以AI将帮助牛人掌握更多资源,获得更多机会,赚取更多利润,相应地,留给其他人的也就越少。曾有天真的声音认为AI是平权,是让大家都变强,现在看来AI带来的是马太效应,强者更强。AI也许不能替代你,但善用AI的人会替代不会用AI的你。它也不会帮人早日财务自由躺平嗨皮,它只会把天天幻想好吃懒做的人加速改造成一群群的牛马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DeepSeek会凉,但AI不会凉。

资本疯狂助推AI,梦想着打造下一个谷歌、Facebook和抖音,无非就是要聚拢流量变现,说到底一个字,“钱”。

无论这些互联网产品标榜什么“搜索”“社交”“记录美好生活”,流量的归宿总是带货,说到底两个字,“广告”。

广告,不外乎想方设法在你的七情六欲上蹦迪,遥控你掏出口袋里的钱买买买,无论自己需要还是不需要。想起齐格蒙特在《将熟悉变为陌生》里说,消费主义总在你耳朵边吹风“买了就满意”,事实上如果你满意了,它也就灭亡了。因此消费主义无所不用其极的,是永远让你“不满意”。



所以,下一个抖音是不是AI应用?这就像在问古代老百姓,下一个皇帝姓什么。那么多农民起义,其实换汤不换药,没什么意义。

关键在于,AI将成为划时代的广告工具。

广告就是个典型的“语言工作”,无非是文案+图画+声音,这是AI相当擅长的,可以超低成本制造海量的广告。但这并非我所谓“划时代”。因为现如今的广告早已无孔不入,再多广告,也只有那么多地方展示,只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看。

广告的本质就是讲故事。《人类简史》说,人类一直是故事的木偶。7万年前的某个夜晚,非洲大陆上一处篝火边,一个智人悄悄跟另一个智人讲了个故事:“咱俩明天一起把那谁砍死,分了吃,咋样?”从此,智人在大大小小的故事(神话、宗教、律法和经济制度)上建立了家庭、部族、村落、城市、帝国,以自然界前所未有的高效协作,站在了地球之巅。于是《人类简史》的作者赫拉利最担心的是AI开始铺天盖地编故事,可能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但如今我已不这么想。AI讲故事终究不会比人讲的高明,而瞎编的谣言自古以来就有,其破坏力在于传播,取决于如今的推荐算法。正如毒品一直都有,贩毒的才是最该死的。

我说的“划时代”,在于AI会直接跨过广告这一步,跨过你的七情六欲,直接遥控你掏出口袋里的钱。

并且掏钱时,你完全不会意识到,这是广告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AI时代迟早会到来,DeepSeek引爆的流量功不可没。

而真正可怕的事确实正在发生。

迟早,我们身边将会遍布AI助理。

大概率,这些AI助理都由互联网巨头免费提供给你,在电脑里,手机里,耳机里,或者眼镜里。

在你的允许下(为了免费用它,你会允许的),它们能够实时获取你的所有信息,这包括你说的话,你打的字,耳朵听到的,眼睛看到的,还包括你身上传感器采集的步数、体温、心率、脉搏,以及你看不到和听不到的各种信息。

在你的允许下(因为它太好用,你也会允许的),它们还能获取你的个人历史,从你出生到现在,一切能够用“语言”表达出来的信息,包括档案、证书、照片等等。

它们将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,比你自己还懂你。

它们都能说话,还能用你最爱听的嗓音,用你最舒服的语气,跟你说话。

它们说不定还长着你最喜欢的一张脸。



然后,最懂你的它们将给你提供服务。

一开始,是为你指路,为你查找美食,为你制订健身计划,为你搭配衣服,为你参谋买房买车。

接着,顺理成章,它为你打某个平台的车,为你订某餐厅,为你找某健身房,为你选某品牌的衣服,说服你买某套房某辆车。而且它特别好用,次次都能说到你心坎里。

从此,你再也不会看到广告,因为不需要。

可怕吗?听起来还好吧。反正是要掏钱的,怎么掏不是掏?如果AI瞎搞,大不了删了它,换一个。

是的,AI本身不可怕。无需脑补科幻电影里失控的机器人。它没那么高大上,本质上没脑子,不会失控。

真正可怕的是通过操纵它来操纵你的那些人。

那些人已经靠推荐算法制造海量的奶头乐,赚得盆满钵满,混得高高在上,如今有了AI更是如虎添伥。

试想一下,如果,那些人让你掏的不止是钱呢?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iangbuer.com/xiangmusiweikuozhan/21289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网友评论

了解项不二VIP会员特权
热门标签

猜你还喜欢这些...

分享

复制链接
添加QQ好友联系
QQ:190188850
上班时间:9:00-22:00
周六、周日:14:00-22:00
wechat
扫描加客服微信,随时随地掌握最新项目!

admin@xiangbuer.com

发送邮件
点击发送邮件!
手机扫一扫访问项不二手机版!
劳动
光荣

扫一扫二维码,添加客服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