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搞钱的方式有 10000 种,你却只知道打工!
2 年前,我还在科技公司朝九晚九地打工,对 AI 只停留在"好高级啊"的印象上。
而今天,我用 AI 每月被动收入已经接近了我曾经辛苦打工的工资。
这中间的差距,不是技术,而是思维方式。
你们总问我:没有技术背景,如何用 AI 赚钱?
先说个真实故事。
去年 7 月,我一个 大厂 HR 朋友小丽抱怨工作太累。她每天要筛选上百份简历,写招聘文案,还要准备面试问题。我问她:"为什么不用 AI 帮忙?"
她一脸茫然:"那不是程序员用的吗?"
三天后,我教她用提示词让 AI 快速筛选简历、生成岗位描述、准备面试问题清单。一周后,她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300%,领导给了她加薪。
一个月后,她开始接私单,帮小公司做招聘文案和简历筛选,月入过万。
没有任何编程知识,只是找到了 AI 的正确使用方法。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?
当我们谈论 AI 时,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:"AI 会抢走我的工作",而不是"AI 能帮我创造多少财富"。
事实上,我们这些普通人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 AI 红利期,
而绝大多数人却依然被锁在"打工者思维"的牢笼中,无法看见满天飞舞的财富机会。
为什么你只看到 AI 威胁,而看不到 AI 机遇?
人们对待新技术通常有三个层次:
1. 第一层:恐惧者 —— 担心被替代,选择抵触和逃避
2. 第二层:使用者 —— 学会使用工具,提高效率
3. 第三层:创造者 —— 利用工具创造新价值,实现财富增长
你现在处于哪一层?
绝大多数人停留在第一层或第二层。他们要么害怕 AI,要么只是把 AI 当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。而真正赚到大钱的人,都是第三层的创造者。
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?
这里存在一个我称之为"**AI 认知鸿沟**"的现象:
AI 认知鸿沟:大多数人对 AI 的认知,远远落后于 AI 创造财富的实际速度。
"但我不懂技术啊!"
这是我听过最常见的借口。但事实上,这恰恰是认知误区。
让我问你一个问题:**开车需要你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吗?使用微波炉需要你掌握电磁波物理学吗?**
显然不需要。
同样地,利用 AI 赚钱,并不需要你精通深度学习或神经网络。
AI 创富能力与技术专业度并非正相关,而是与认知格局和行动力正相关。
有句话说得很对:"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!"
但我要说另外一句:人一定要去赚认知以外的 AI 红利。
大家都在说,"AI 创业就是技术认知的变现",但我要说:AI 搞钱是你勇气和创新想法的变现!
勇气:就是你一定要相信,要敢于相信你自己,你天生认为自己是可以驾驭 AI 工具赚这份钱的。不管是做什么 AI 应用,首先要有这份底气。
想法:想法指的不是你"认知内"的想法,而是"怎么把 AI 应用做好","没有技术资源怎么做?",去解决问题,想办法去实现。
你不知道有哪些 AI 搞钱的方法,就去了解,拓宽视野。你知道了信息,但不知道怎么做,就去请教。
别用"我不懂技术"当自己不去学习的借口。
适合普通人的 AI 搞钱路径,我帮你梳理好了
经过一年多的实战,我把适合零基础入门的 AI 变现路径总结为以下几类:
1. 内容创作型
这是门槛最低的:
AI 写作:帮企业写文案、公众号、小红书内容
AI 设计:用 Midjourney 出图,接设计单
AI 视频:用各种 AI 视频工具做短视频代运营
我知识星球的阿文,原来是英语老师,现在专门接 AI 写作的单子,月入过万。他的优势在于:懂教育行业,能给 AI 更专业的指令。
2. 信息中介型
这是当下红利最大的赛道:
AI 信息整合:收集、筛选和整合特定领域的 AI 工具和资源
AI 应用案例库:建立行业 AI 应用案例数据库,提供给需要参考的企业
AI 趋势分析:为决策者提供 AI 发展趋势和机会点分析
赚钱的项目之一就是每月发布的"AI 工具精选报告",订阅价 288 元/月,目前有 600+ 付费用户。不生产 AI 工具,只是 AI 工具的搬运工和评测师,但这恰恰满足了大多数人不知道选什么工具的痛点。
3. 服务中介型
市场需求巨大:
AI 应用顾问:给企业做 AI 工具使用培训
AI 效率专家:帮公司用 AI 优化工作流程
AI 创意顾问:为营销团队提供 AI 创意服务
我朋友小周,之前是销售,现在专门教企业如何用 AI 做销售跟进和客户管理,月收入从 2 万涨到了 5 万。关键是他擅长把复杂的 AI 概念用销售人员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。
4. 产品销售型
这是我现在主要收入来源:
AI 解决方案:教特定行业如何用 AI 提升效率
AI 模板:销售提示词模板、工作流模板
AI 工具代理:代理国外优质 AI 工具
我的"AI 写作工具"智能笔尖,定价只有 99 元,但因为受众面广,解决刚需,已经给我带来了超过十几万的收入。
我从 0 到 1 的实操指南,建议收藏
如果你现在就想开始,这是我给所有学员的行动建议:
第一步:找到你的优势领域
别小看自己的经验。我见过:
HR 转型做 AI 招聘顾问
教师开发 AI 教学工具
销售用 AI 做营销文案
设计师用 AI 提升设计效率
你现有的行业经验 + AI 工具 = 独特竞争力
我的一位学员曾是法律行业从业者,现在专门为律师提供 AI 法律文书服务,月入 3 万+。他不需要懂编程,只需要了解法律行业痛点。
第二步:掌握 1-2 个核心工具
我的建议是:
必学:deep seek(内容创作基础)
选学:Midjourney(图像设计)、Claude(深度思考)
不要被工具淹没。我的经验是:精通一个工具胜过了解十个工具。
小技巧:找到每个工具独特的"超能力"。比如 Claude 特别擅长写长文和分析,比 deep seek 更有写作味。这些细微差别将让你在实战中脱颖而出。
第三步:验证你的 AI 赚钱模式
最低成本验证方法:
在小红书/知乎发布行业 + AI 的干货内容
观察互动和私信咨询情况
提供 1-2 次免费服务,收集反馈
小规模收费测试市场接受度
我的第一个 AI 产品只有 100 个用户,每人收费 99 元。验证可行后,我才逐步扩大规模。
第四步:构建你的 AI 变现闭环
这是大多数人忽略的关键步骤:
提供初级服务/产品(入口)
收集用户痛点和需求
开发进阶服务/产品(变现)
建立个人 IP(持续吸引客户)
记住:先解决问题,再考虑赚钱。
我走过的坑,希望你能避开
坦白说,我也踩过不少坑:
1. 四处出击陷阱
一开始尝试太多 AI 变现方向,结果样样不精通。后来我专注于 AI 内容创作和 IP 两个方向,收益才开始暴增。
2. 技术依赖误区
曾经花了两个月学 Python,想开发 AI 应用。后来发现 AI 编程工具就能满足我的需求。对普通人来说,应用现有工具比开发新工具更有效。
3. 低价竞争陷阱
初期为了抢单,价格定得很低。后来发现,在 AI 领域,价格过低反而会降低信任度。现在我的服务起步价已经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2 倍,但客户反而更多了。
我对普通人的 AI 搞钱建议
如果你是刚起步,我的三点建议是:
别纠结 AI 工具的选择:先用起来,边用边学。我最早就是只用 ChatGPT,照样月入上万。
找到专业领域的交集:AI + 你的专业知识 = 独特变现点。一位医生学员用 AI 开发了医学考试题库,半年收入超过 50 万。
行动大于一切:今天就做一件事。哪怕只是用 AI 写一篇文章,做一张图,接一个 10 元的单子。开始比完美更重要。
AI 变革才刚刚开始,现在入场还为时不晚。但机会永远留给行动的人,而不是犹豫的人。
我经常和学员说:两年后回看,你会发现 2024 年是 AI 个人变现的黄金时期,错过了真的会后悔。
不要等到 AI 红利期过去,再来感叹:当初我要是行动了就好了。
打工没有错,但如果你只知道打工,就错过了这个时代最大的财富机会。
回到开头的问题:AI 搞钱难吗?
我的答案是:技术上前所未有的简单,心理上依然困难如初。
每一次技术革命,都是一次财富重分配。而 AI 革命最大的特点是:它极大地降低了普通人获取财富的门槛。
过去,我们错过了 PC 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,因为那时需要专业技能。
而今天,AI 正在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:它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产力工具的主人,而不仅仅是使用者。
最后送你一个公式:
AI 时代的财富 = (勇气 + 想法) × 执行力 × 速度
无论你是职场人、学生、宝妈,还是传统行业从业者,AI 都给了你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。
问题是:你准备什么时候转动这把钥匙?
是现在,还是等到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秘密之后?
你有自己独到的 AI 应用见解(认知),资源不同,处理提示词的方式不同,从而到了建立属于你的 AI 生态位的时机。
AI 赚钱的方式有 10000 种,但首先是,动起来,走出去!
当你用 AI 成功赚到钱一次,你会相信自己有下一次。成功了无数次,就会一直成功。
AI 高手,从开始的小白再到后来的 AI 大佬,都是高手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iangbuer.com/xiangmusiweikuozhan/21274.html 转载需授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