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感,是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
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,并非不分你我,而是熟不逾矩。
他人和你走得太近,你不见得就会喜欢这种距离,当然也许你嘴上不会去明说,但心里也许早就有种不舒服感。
这世上没人喜欢被冒犯,但冒犯却常在不经意间发生,说到底只因“边界”这二字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标准,丝毫没有统一的标尺。
你不知道问对方年龄合不合适、不晓得问对方工作方便与否、更不明白哪句话可能会触及对方雷区。
因此预留出边界,或者说是一道缝隙,作为人为制造的一种缓冲区,方能避免冒犯。
一句话不确定当讲不当讲时,那就不讲,一句逆耳良言不保证对方会不会采纳时,那就烂在心里。
成年人之间相处,最好知进退,懂深浅,否则热情太过,也会灼伤他人。
你要知道,很多时候一段关系是不会无缘无故消失的,一定是有一方暴露了过多的诉求或压迫感,突破了边界,让另一方有压力,所以只能从关系里抽身,刻意去回避。
这不是冷漠,也不是无情,只不过是成年人之间需要一种体面的默契。
别人倘若主动中断关系,你也无需去挽回,这不过是两个人对边界感的界定范围不同频罢了。
一个有清晰边界感的人,身上往往会有一种冷感,不慌不乱,懂得安静地洞悉世人的行为,并挖掘潜藏在行为之下的底层人性,借由这种冷眼观察,他会慢慢看懂这个世界,学会如何待人、待己。
守住边界,关心自己
别人在一段关系中守住了自己的利益和感受,这是对方的边界感,但倘若对方不顾及你的利益和感受,随意搞破坏,那就是毫无分寸感,且无顾虑地侵犯你的边界。
这种人是学不会尊重的,他们往往极度自私,以榨取身边人的利益为第一追求。
在他们眼里,别人的就是自己的,自己的还是自己的。
你要是在现实中遇到,都不需要有任何商量余地,果断结束掉这种有毒关系,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。
一个人最清醒的认知,就是明白这世界没有人一定会帮你,同时你也没义务非得接济谁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城堡,互不侵犯。
任何时候,索取太多会失望,给予太多会有负担,和人相处理应保持克制。
别人有自己的命题,你别介入,你有自己的个人空间,别随意让别人闯入你的领地。
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,大部分关系的由浓转淡,都是从越界开始的。
人要是总克制不住自己表达的欲望,总想过度倾诉,去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,这时候别人是承接不住的。
不信你去看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,哪一对又有好下场?几乎都是燃烧了自己的激情,却伤透了曾经最深爱的人。
当然这一定不是他们的初心,但过分的缺乏边界,就是一切灾难的开始。
倘若你能守得住边界,克制住自己,也不惯着别人,尊重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半径,所得到的就会是松弛、自在。
边界的背后,是你坚不可摧的原则
很多关系在陌生阶段的时候,双方往往相敬如宾,说话有分寸。
但一旦开始走得太近,就大概率会开始索取、越界,开始不讲理、不讲规则,甚至以爱为名绑架一切。
所以很多关系的崩坏都是从边界丢失开始的,你觉得不介意的事,对方不一定不介怀,对方觉得无所谓的事,也许你视若底线。
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朗的,要么是利益往来、要么是界限分明,太过隐晦一定不好,很多东西如果不能达成一致,必定会有一方内心是压抑的。
所以你无法接受的冒犯,一定要泾渭分明地表达,不要让别人有机会伤害你第二次。
你不喜欢被当众开玩笑,就得适当当场反驳和表达不满,否则那些缺心眼的人就会对你的感受熟视无睹。
你讨厌自己的隐私被盘根问底,就学会插科打诨或是把问题抛回去,用反问的方式让试图八卦你的人无地自容,自吃苦果。
你无法接受另一半和异性没边界感、不避嫌,就该一阵见血挑明底线,别觉得是不是自己太敏感,很多时候原则就是原则,别人不遵守是对方失德。
人一旦有了规则和边界,面对任何人和事你都能自动切换成简单模式,你所有应对策略都是清晰可视的,既不会剪不断理还乱,又不会因一些烂遭的烦心事内耗自己。
永远记住,凡是让你痛苦的,都是你无需承受的,凡是让你自我怀疑的,都是有毒的。
你只需确定好自己的人生原则,别人不遵守,那就是对方缺乏教养了。
不要允许任何人介入你的生活
哪怕一份关系多么亲密,也别因欲望和执念丢了边界感。
你始终是独身一人的,影响不了任何人,包括你的父母、伴侣、子女。亲密关系之间最大的忌讳,其实就是关心则乱。
你的父母太想让你按他们的想法去活,我们身为子女这辈子都做不到的,因为人是往前走的。
一个家族之所以能进步,就是这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,所以只能走出自己的路,用结果证明自己是对的。
倘若父母说的每句话我们都得听,我们丝毫没有自己的边界,那人生最大的成就仅仅也就是活成父母现在的样子。
试问有几个儿女想要活成父母的翻版?
同样的道理,你面对伴侣,就算再厌恶Ta的不上进,责任缺位,你也还是处于这段关系之中。
如果没有中断关系的打算,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试图改变对方,尊重对方的边界,人的三观和行为都不是一天形成的,该醒的那天自然就会醒悟。
你做好你自己就行,别丢失自己的学习激情、赚钱能力、社会竞争力。
至于你的孩子,你更无法侵入对方的边界,要知道过多的管束没用的,反而可能带来逆反心理。
所以与其总想着塑造孩子,不如做个榜样,把所有你认为美好的品质,自己身先士卒去获取、去从中受益。
让孩子看到闪光的你,追随你,而不是只看见暴躁、愤怒、只会行使家长权威的你,从而被迫屈服于你。
这个世界任何边界的被入侵,其实都来自强势一方过度的进攻,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蔑视。
所以尊重边界的背后,其实是尊重对方的人格、经历、以及个体精神自由。
而这,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iangbuer.com/xiangmusiweikuozhan/20564.html 转载需授权!















